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通用28篇)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是對載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它包括艱苦奮鬥的精神、勇於攻堅的精神、開拓創新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共同創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中國航天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此做出了富有啟示性的貢獻,載人航天精神為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昭示了一條正確的'人生之路。
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進程中,中國航天人員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滿懷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也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載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在起步晚、基礎弱、技術門檻高的情況下啟動,僅用20多年就敲開了建設空間站的大門。這不僅是航天技術快速發展的成果,更依賴於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這就是廣大航天人在夜以繼日的「攀高峰」「啃骨頭」過程中鑄就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它促使當代青年學生更加明確自身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我們更應該自覺地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踐行航天精神,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2
20__年7月23日上午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五號火箭成功發射讓每個人都為之興奮,也不禁回首過往,遙望中國的航天曆程。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首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東方紅》樂曲傳遍寰宇。從此,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掌握衛星發射技術的國家,更向其它國家宣布了中國人不怕苦不怕累的航天精神。
20__年10月15日,長征二號火箭不負眾望,成功將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送入了太空,令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成功發射載人作文飛船的國家。而這,更是奠定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
對太空的探索不會一帆風順,在成功的背後都有著無數次的失敗。20__年7月2日,長征5號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但是,一次的失敗不代表全盤皆輸,在無數航天人的努力下,20__年12月27日,長征五號發射終於取得成功。這是中國承重量最大的火箭,在此次火星探測任務中有著卓越貢獻,他的出現,也意味著中國的航天事業進入了新高度,將探索更深的宇宙。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的航天事業就是一路披荊斬棒才走到了現在,從1970年至20__年這50年間,我們正是靠著堅持這種精神才取得了進步。航天精神,助我們成長。
致敬,航天精神。致敬,中國航天人!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3
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 「神舟」飛船遨蒼穹,偉大精神貫長虹。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的一曲壯麗凱歌。我們要響應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號召,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努力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偉大的實踐催生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實踐。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高新技術發展中極具風險和挑戰的領域。要完成這一中華民族史上的壯舉,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科技實力作支撐,而且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來推動。正是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實踐中,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和部隊官兵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滿懷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表現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這一精神是我國航天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巨大動力,也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寶貴的精神財富。
特別能吃苦,體現了我黨我軍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性質、本色和作風。廣大航天人與苦作伴,以苦為榮,從科研院所到試驗基地,從荒涼戈壁到浩瀚海洋,到處留下了艱苦創業的足跡,灑下了不懈奮鬥的汗水。歷盡千難成此境,人間萬事出艱辛。無論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廣大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優良傳統都需要發揚光大。
特別能戰鬥,是我黨我軍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特有優勢,是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廣大航天人不畏艱險,頑強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氣餒,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現了堅韌不拔的革命意志和義無反顧的戰鬥精神。實踐證明,沒有過硬戰鬥精神的戰士,不可能勇往直前;沒有過硬戰鬥精神的部隊,不可能所向披靡。
特別能攻關,是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精神的生動體現,是搶占科技制高點的重要保證。廣大航天人緊盯世界科技前沿,堅持自主創新,科學求實,團結協作,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關鍵技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只要有了特別能攻關的毅力和能力,就能不斷攀登高新技術的新高峰。
特別能奉獻,是我黨我軍根本宗旨的集中表現,也是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應有的精神風貌。廣大航天人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默默無聞地戰鬥在各自崗位上,奉獻了青春年華,奉獻了聰明才智,奉獻了熱血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這種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永遠是我們事業前進的動力、勝利的保障。
載人航天精神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徵。它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和升華,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擴展,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載人航天精神貴在「特別」,也難在「特別」。這「四個特別」落實在行動上,就是要有一流的精神狀態、一流的工作標準、一流的工作作風、一流的工作成效。在新世紀新階段,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對於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實現軍隊現代化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軍和武警部隊要按照總政通知要求,在廣泛開展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的學習教育活動中,把弘揚載人航天精神作為一個重要內容突出出來。要認真學習.講話,學習.精神,學習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賀電,學習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科技工作者和部隊官兵的英雄事跡,把學習教育活動煥發出來的巨大熱情,引導到貫徹落實黨的__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實踐中去,引導到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實踐中去,加快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步伐,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我軍的神聖使命。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4
說起太空,人們大概想到的都是「火箭」「宇航員」「星空」……一類的詞語,卻不知道載人航天背後的精神。
載人航天工程在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被國家十分重視的方法,這關係到中國在世界中的經濟地位、科技方面的優越性等。所以這更要求人們在這個巨大的火箭背後的嚴謹程度,大到火箭外形的改造,小到飛船上的一個細小零件,如果達不到標準,哪怕是0.1微米,就會功虧於潰。
在《太空一日》文章中,楊利偉聽到火箭外部傳來的敲擊聲,沉悶而又富有規律。在後面,有關科技人員一直反覆的讓楊利偉聽不同的聲音。千萬多種不同的聲音在耳邊迴蕩,他並沒有草草了事,而是一絲不苟地尋找著那個獨特的聲音。直至現在,有關部門還未能探究出這個聲音出現在哪。
我們都知道飛船在上升過程中會有許多突髮狀況。如果有前人告知還好,最起碼有了心理準備。而楊利偉呢?是首次上載人航天的宇航員,別說有人告知了,後面的人都等著他告知呢。所以他面臨的危險和恐懼比別人都要多的多,當船艙內出現「本未倒置」的情況時,後來的地板和天花板還都被改了,為了讓他們更好的適應這種感覺,這一處小細節也無不體現出了科學家們的體貼以及替他人著想。
從《太空一日》中讀出航天精神:一絲不苟,嚴謹、體貼……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方面,像宇航員以及科學家們學習吧!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5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是對載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
一、艱苦奮鬥的精神
歷盡千難成偉業,人間萬事出艱辛.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國已經發展幾十年後起步的為了縮小差距,迎頭趕上,載人航天工程開始實施就明確提出,要堅持做到起步晚、起點高,投入少、效益高,項目少、水平高,從總體上體現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走跨越式發展的道路.中國航天人始終以人民利益為最高利益,以苦為榮,以苦為樂,常年超負荷工作,默默承受著常人難以承受的困難和壓力.
二、勇於攻堅的精神
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規模最龐大、系統最複雜、技術難度大、質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極具風險性的一項重點工程.這項空前複雜的工程在比較短的.時間裡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航天人敢於攻堅、勇於創新.從試驗室到各生產企業,從大漠深處的航天發射場到浩瀚三大洋上的遠望號測量船,到處留下了航天人攻堅的足跡,灑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他們知難而進,頑強拼搏,在重重困難面前百折不撓,在道道難關面前決不退縮,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戰勝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用滿腔熱血譜寫了共和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壯麗史詩.
三、開拓創新的精神
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從飛船設計、火箭改進、軌道控制、空間應用到測控通信、航天員訓練、發射場和著陸場等方案論證設計,都瞄準世界先進技術,確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強勁的後發優勢,關鍵技術就能與世界先進水平並駕齊驅,局部還有所超越.面對一系列全新領域和尖端課題,科技人員始終不懈探索、敢於超越,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關鍵技術難題,獲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生產性關鍵技術,展示了新時期中國航天人的卓越創新能力.這些重大突破,使我國在一些重要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四、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建設者,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建立了卓越功勳的團隊.中國航天人勇敢地肩負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聖使命,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淡泊名利,默默奉獻.他們獻出了青春年華,獻出了聰明才智,獻出了熱血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用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將「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寫在了浩瀚無垠的太空中.老一代航天人甘當人梯,新一代航天人茁壯成長.在載人航天工程的幾大系統中,35歲以下的技術骨幹已占80%,一批既懂專業、又善管理的人才成為各系統、各專業的帶頭人.一大批能夠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於創新的高素質人才,為我國航天事業實現新的突破積蓄了強大的發展後勁.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6
可記得公元20__年10月17日7時30分——這一神聖的時刻嗎?景海鵬和陳冬乘坐 「神舟十一號」宇宙飛船順利升空的時刻。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伴隨著長征火箭呼嘯而起,直衝雲天,十三億中國人充滿期待的心也被帶到了浩瀚的太空。
在舉國歡慶「神十一」發射成功,人人談論中國航天的日子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敬仰,除了自豪之外,還應該再思考什麼呢?我想,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習景海鵬身上所表現出來的艱辛拼搏、奉獻犧牲、勇攀科學高峰的「飛天精神」。
景海鵬出生於山西省運城市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他從小就不與別人比吃比穿,從羨慕什麼虛無的名牌,而是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學習上,用在提高自己的的思想品德上。從小學到高中,景海鵬年年都是三好學生、文明學生、優秀班幹部,各科學習成績都是均衡優秀,體育考核也是十分靠前。在他的中學班主任眼裡,景海鵬不僅品學兼優,而且一直都特別穩重大方,很勤奮,很上進,有理想,有膽略,站得高,看得遠。他身上突出體現了既有堅韌、頑強、剛毅、穩重、執著的優良性格,又有包容、感恩、隨和、低調、務實的優秀品質。這種精神值得我借鑑,在教育教學中自己更應該做到敬業待崗!
他正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才一步一步地,從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進而層層選拔,又成為中國宇航員,在中華民族的航天史上,永遠鐫刻上了自己光輝的名字。 因此,作為教育戰線上的一名教育者,我們一定要向當代的航天英雄景海鵬學習。
我們學習景海鵬,首先就要學習景海鵬胸懷祖國和人民的博大胸懷和高遠志向。在中國航天員中心舉行的一次演講比賽中,景海鵬充滿深情的講道:為了飛天,多少航天人紮根戈壁荒漠,胸懷凌雲壯志,從風華正茂到兩鬢斑白;為了飛天,多少航天員十年磨一劍,經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考驗,摸索著,前行著;為了飛天,多少老專家悄悄拔下吊瓶,奔赴千里之外的實驗基地;為了飛天,多少年輕人一次又一次推遲婚事;為了飛天,東風烈士陵園600多名烈士長眠於此。這些怎能不讓我為之動容!也正因為景海鵬心繫祖國和人民,他才能投入全部身心於祖國的航天事業。
我們學習景海鵬,其次要學習他艱苦鍛煉,刻苦學習的自強不息和拼搏奮進精神。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層層選拔淘汰。事實上,航天員的生活並不像外人看到的光鮮亮麗,而是十分枯燥、單調。除了過硬的身體素質外,航天員更要掌握豐富的飛行和航天、力學、數學、物理、化學、醫學科學知識,這涉及到52門學科,而且是要求航天員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全面熟練的領會掌握。而景海鵬僅僅是關於飛船操作的8本任務手冊,就有六七厘米厚,他像同伴們一樣,把其中每一個細節都掌握的特別透徹。沒有超人的刻苦學習,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
我們學習景海鵬,第三要學習他不忘本色,淡泊名利的從容超脫和誠實自信的美好品質。根據當時的航天員考官楊利偉回憶,他當時負責給航天員面試,有一個環節是考察英語口語。當面試景海鵬的時候,景海鵬很坦率地對說,先面試的那名飛行員已經和他講了要問的一些口語題目,我不能占便宜,請出新的題目。從這件事上,不但能看出景海鵬的誠信,更能看出景海鵬的自信。
我們學習景海鵬,第四要學習他作為航天員為科學事業獻身的英勇奉獻和自我犧牲精神。航天事業實際上充滿的極大的風險,在人類征服太空的旅途中,許多勇士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宇航員的神聖使命。從飛行員到航天員,景海鵬面對風險極高的航天飛行事業,始終飽含激情與熱愛。
時光荏苒,生命的旅程在於為理想而奮鬥!讓我們以這種航天精神為榜樣,勇敢地執著地去追求人生的理想,為教育事業而奉獻自己畢生的精力!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7
「五、四、三、二、一、點火!」期盼已久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10月12日凌晨點火升空了。那一瞬間,長征火箭猶如出淵的蛟龍拔地而起,披著絢麗的彩霞,迎著燦爛的晨光,費俊龍和聶海勝帶著十三億中國人的祈願,開始了奔赴太空的旅程。
「神舟六號」,一飛沖天,所有的中華兒女都歡天喜地,它的飄逸迴旋,叫幾代的航天人夢想漸漸變成現實,它的成功回歸讓中華兒女的信念堅定,再次證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友愛、共進的民族。隨著一艘艘的航天飛船的到來,無不是向世人展示著我們中國人的風采,從無人飛船到載人飛船,更是一個比一個精彩。「神五」發射成功,「神六」發射成功,它們標示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的成熟,我國人民航天夢的實現。讓我們感謝那些為了國家航天事業的人們,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全國人民要以航天人為榜樣,愛崗敬業,把本職工作發揮到淋漓盡致。
我們是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神舟」飛船使我們的田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們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凝聚起無堅不摧的巨大力量,煥發出民族精神的強大生命力。中華民族精神深邃而博大,而它的繼承人又是誰?是我們—青少年一代。所以,從今天起,從此刻起,我們要加倍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並學會關心他人,尊敬師長,自強自信……時刻準備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8
一、相信讀書的力量
他們都是農村出生,可在飛上太空的那一刻:
聶海勝是博士學位,少將軍銜;
劉伯明是碩士學位,少將軍銜;
湯洪波是碩士學位,大校軍銜。
從農村娃,到具有高學歷,再到成為全國人民崇拜的「偶像」,正是讀書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他們都出身普通,沒有顯赫家世,但憑藉讀書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實現了人生的華麗逆襲。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人生的高度,就是你腳下書本的厚度。
「請相信讀書的力量,不管過去還是現在,它依舊是大部分人改變自己和實現人生跨越的最強大的武器。」
二、人生總要吃苦才能嘗出甜味
一個人想要脫胎換骨,就要學會低頭吃苦。
如今,我們看到他們光芒萬丈,可在背後,他們不僅要吃讀書的苦,要忍受過去艱難的環境之苦,還要忍受訓練之苦。
聶海勝在成為航天員的前4年左右時間裡,要完成基礎理論、體質等8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艱苦訓練,對生理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
劉伯明的父親曾見證過兒子訓練的艱苦:坐在高空旋轉椅上,疾轉100多圈後,下來還要辨別方向;有幾天要24小時頭朝下躺在30度角傾斜的`床上。
湯洪波的父親透露說,兒子訓練後累得「樓都爬不上了」。
湯洪波有句話說得好:「要想向上生長,先要向下紮根。」
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徵。
三、永遠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網上有張照片很火,是聶海勝在三次擔任「飛天任務」時的對比照。
從41歲到57歲,聶海勝三次登上太空。
在此次飛行任務中,劉伯明55歲,最小的湯洪波也有46歲,他們雖然都不算年輕,但也沒有為年齡設限。
從飛行員到宇航員,他們也沒有為專業設限,在不斷拓寬自身邊界。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成三個區: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真正的高手,都喜歡主動走向恐慌區,面對未知和挑戰,逼迫自己走向更高層次。走出舒適區的過程,一定充滿了疼痛,但最終你會遇到一個更好的自己。
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你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最終你會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
人生就要不設限,不斷拓寬邊界,大膽嘗試,努力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四、高手都是長期主義
如果你每天都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最後一定會變成真正的高手。
而高手往往都是「又笨又穩」的人,他們耐得住寂寞,不斷將專業技能精進到極致,然後等待一躍飛天的機會。
聶海勝第一次出征太空用了7年,劉伯明用了10年,湯洪波用了11年。
每一種成功的背後,必定都有一個「笨人」在苦苦地熬,傻傻地等。
長久成功者,必然是長期主義者。
為他們點個在看,致敬偉大的航天員。
努力是永遠不會走錯的路。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9
蘇軾自覺「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辛棄疾深感「無窮宇宙,人是一粟太倉中」;王勃呼喊「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航天夢,是中國人骨子裡自古以來的浪漫情懷,也是這浪漫情懷讓一代代中國人去努力追夢。
「明月幾時有」是先人對宇宙的思考,「飛天敦煌」象徵著古人對天空的嚮往,古往今來中國人從未停止過追夢的腳步,而神舟系列「飛天成功」讓中國人的航天夢變成現實。當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天空時,我時而對由密集的氣體和灰塵雲所形成的獵物星雲感到驚奇,時而對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流星飛快衝破大氣層感到驚懼。夜深人靜,浩渺星空,總想去一探究竟,當看到真正的航天人,我才懂得這些只是航天夢的起點。
航天夢的實現少不了航天人的付出,祖國需要什麼,他們就奉獻什麼,而支撐他們的動力就是強烈的愛國情懷。「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曾說過:「我們的科研人員愛國是一貫的,是有光榮傳統的!」「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孫家棟,是我國探月工程、北斗導航工程首任總設計師,年過古稀依然堅守在航天第一線……
正是有著將個人與國家命運緊緊結合的老一輩航天人,我國的航天事業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一代代航天人所傳遞的航天精神:愛國為先,堅守夢想!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航天夢要有強大的航天精神作為支撐,航天精神並不是簡單探索宇宙的夢想,是航天人肩負崇高的責任感、懷揣永不退縮的勇氣,無怨無悔堅守和奉獻。錢學森、孫家棟、楊利偉……這一個個閃亮的名字無不在為我們踐行著航天精神,帶領著我們去追尋我們的航天夢。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我想駕著小小飛船,撿拾宇宙中細碎的星光,在每一個溫柔的夜晚,拼湊成溫暖的光,進入夢鄉。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0
你好!我是一名高中生,在看了你為長征七號的科研人員寫了一封信後,我深有感觸,所以我想給你寫一封信。
「鬥志昂揚」,這是我看見中國航天人在任務面前的精神,這是他們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無限熱愛與不懈追求。在困難重重的研究道路上,他們不畏困難,連續作戰,在無數設計方案中尋找那個最好的最成功的設計方案,努力尋找合適的製作材料和發動燃料,他們正在用最辛勤的汗水讓中國的火箭發的更高,走的更遠。看見他們的拼搏與努力,我不由得為之動容,相信你也會被他們的精神所打動吧!
「百折不撓」,這是中國航天人在遇到挫折時不放棄,不氣餒的精神。「人無完人」,事情也不能一次做到最好,中國的航天人正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創新,試驗。他們憑藉著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向著成功邁進步伐。雖然這次我國的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利,但一次不代表永遠,正是因為這次的失敗才能為下次的成功做好基礎,查缺補漏,這樣中國的航天事業才能穩步發展。我相信在不久,他們一定會成功的。
談了這麼久的航天精神,我想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不正應該去學這些精神嗎?在學習的道路上,不乏艱難險阻。一個睏倦的早晨,一個疲憊的夜晚,一道頭疼的數學題,一張位居後位的成績單。這些都是我們會遇到的,或許,我們會彷徨,我們會無措,我們會想過放棄,但我們仍在堅持,苦苦的拼搏。你能課下之餘整理課上積累的知識,並敢於向科研人員寄出,我認為你很優秀,善於思考,見解獨特。但我希望你能在成績面前不自滿,永不懈怠,從不告敗,因為這才是航天精神的生動詮釋。
人生很短,學習很長,那我們共同努力,帶著偉大的航天精神一起踏上征程吧!
鬥志昂揚,堅韌不拔,永不懈怠。這些都是我眼中的航天精神,讓我們一起祝願祖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好!同時也祝願你能夠實現自己的航天夢,為祖國奉獻力量!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1
20__年,是中國的航天之年——「天問一號」帶著「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在空間站在軌駐留三個月的「神舟十二號」成功返回地球,「神舟十三號」已載著三位宇航員開始為期六個月的太空之旅。無數航天成就的背後,凝聚著的是幾代航天人不斷傳承的「航天精神」。高健的故事,恰是「航天精神」具體生動的展現。「航天精神」猶如奮進的號角,激勵著中華兒女在人生的征程上劈波斬浪、不斷向前。
星辰大海,有您在,有我在
「嫦娥」問月,「北斗」指路,「神舟十二」返回,「神舟十三」升空……從近地到探月、探火,一顆顆衛星翱翔於九天。仰望星空,感謝不畏艱難,勇於問天的航天前輩,讓夏夜的星河更加璀璨。
嶺上松如旗,抉疏鐵石姿。您們在,燈亮著。
擇一事,終一生。長河落日,大地瘡痍,國人四顧茫然。尊敬的前輩,是你們,從科研院所到試驗基地,從荒涼戈壁到浩瀚海洋,五十年堅守,五十年奮鬥,櫛風沐雨,終讓我們的祖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東方紅」奏響太空到「天問一號」遙指火星……「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淚仍然在奔跑。」歷盡千難成偉業,人間萬事出艱辛。尊敬的前輩,您是我們摸索前行時溫暖的燈火,有您在,不懼暗夜;您是我們前行路上的北斗,有您在,永不迷失方向。如今,你們踏下的足跡,留在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裡;你們的精神,熔鑄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血脈。
喬木亭亭倚蓋蒼,櫛風沐雨自擔當。他們在,不止步。
踏南天,碎凌霄。尊敬的前輩,在您的身後,站起了新一代的航天人。他們擎起前行的火把,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奔跑,刷新紀錄,創造奇蹟。您看,不到33歲的他們,致力於長征五號實驗;平均31歲的「小衛星家族」,創新研究微小衛星;平均28歲的他們,成功研發雲雀系統……您看,還有她們,一樣可以乘風破浪、征服星辰大海的她們:長五發射時笑著笑著就哭了的孫振蓮,「天路」團隊負責任人姬濤,航天員劉洋、王亞平,「北京明白」「90後」小伙高健……他們亦並肩站在了您的身後,仰望星空,熱淚盈眶。「含淚奔跑的路上,每個中國航天人同在,我們的一滴淚,最終會凝聚成天上的一顆星。」上枝拂青雲,中心十數圍。年輕的他和她,至其誠,致其極。
一葉度春風,芳芳自相接。我來了,在路上。
百年樹人,念茲在茲。尊敬的前輩,感謝你們,不僅身體力行,艱苦奮鬥,自強不息,還堅持把這份精神傳達給我們。梁任公「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錚錚吶喊縈繞耳畔,張之洞「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的諄諄教導言猶在耳。我輩青年理應擔當強國重任。看,在滷菜店案板下上網課的柯恩雅眼裡對知識充滿渴求,那麼強烈,那麼灼熱。空間再狹仄,也阻擋不了發憤圖強的心。聽,獨臂勵志籃球少年張家城運球撞擊地面的聲音,那麼激烈,那麼熱血。身體殘疾,也困厄不住頑強不屈的魂。感,曹原為了捍衛自己的夢想,夜以繼日地蹲在實驗室里,那麼堅定,那麼執著。作為高三學子,我們不會因為高考路上的風雨而退縮,我們也會秉承航天精神,勇敢追夢!
尊敬的前輩,您的一腔赤誠,不會被辜負,和我一樣胸懷航天夢的新一代,正在趕來的路上。
天梯無捷徑,唯有苦攀登。尊敬的前輩,請您放心,星辰大海,有您在,有我在,我輩一定謹遵教誨,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讓夜晚的天空因無數顆星的閃耀而熠熠生輝,讓中國的航天事業因更多的我們而薪火相傳,行穩致遠。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2
我是一名小學生,對航天事業充滿著好奇。當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重返神州,當飛天英雄費俊龍和聶海勝巡天歸來時,我的內心不僅充滿了喜悅,還對中國的航天事業更加充滿了信心。
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的一曲壯麗凱歌。成千上萬航天人以自己的智慧、心血和無私奉獻共同鑄就的載人航天精神,隨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已化作民族奮進的精神火炬,激勵人們昂然踏上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新的征程。
我們要借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先進事跡的東風,在廣大青少年中廣泛開展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的學習宣傳活動,大力學習和宣傳航天精神中所表現出來的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勇於攀登、敢於超越的進取意識;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德。
通過這次神六上天,激發了我們對祖國的愛,對黨領導下的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有了嶄新的了解,我們決心以航天工作者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為動力,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以更高的標準,完成好各項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向航天英雄們學習。
浩瀚無際的太空,神秘遼遠的宇宙,還有無窮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我們應該用航天精神去征服學習上的一個又一個星球,一片又一片宇宙。自強不息的腳步永遠向前,飛向太空的航程中所形成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必將引領我們去實現新的夢想,去創造新的光榮。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3
載人天地往返、空間出艙、空間交會對接……中國航天事業正闊步邁向太空。在特能吃苦、特別能攻關、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的帶動下,讓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走進航天時代。
1970年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20__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20__年10月24日18是05分!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在此之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並成功對接。20__年9月15日22是04分09秒,天空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直到20__年1月3日,我們祖國的「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1月11日,「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在「鵲橋」中繼星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互拍。在它們的辛勤工作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
是誰?讓這些「生物」等上太空?是誰?創造了這一串串神奇的數字?是誰,成就了這一飛天夢想?沒錯!是那些日夜不停工作的航天工作人員!
南仁東,他放棄國外高薪工作回到祖國。在別人規劃退休生活時,他或許正在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藍圖。這個決定他一堅持就是22年!青絲到白髮,從壯年到暮年,南仁東艱苦創新的精神源於他愛「天眼」愛得痴迷。
「天眼」?他就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價值標準,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貢獻著自己的價值。如同航天工作人員!1970年至20__年,整整49年的時間!在這49年的時間裡,他們經歷了無數個夜晚,他們白天工作,夜晚也工作!他們為了確保每位宇航員登上太空的安全!每次火箭登上太空時,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臉上還露著那燦爛的笑容,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是日夜不停、整宿工作才得出那今天那輝煌的航天技術。
航天技術標誌著我國技術的進步。是他們的努力,是他們的創新讓中國的航天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如果你問我,在浩瀚的宇宙中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是哪一顆?我會說,是南仁東星。如果你問我,在中國,為我們無私奉獻的人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航天工作人員!他們一生仁愛無私,為人低調,默默地為國家付出,默默地為航天技術奉獻。如果你問我,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在哪裡?是宇宙!是那些能吃苦、能戰鬥、敢於挑戰的航天工作人員讓我們認識到那浩瀚而又美麗的宇宙!
宇宙那一顆顆星星,我相信是為那一逝去的宇航員、航天工作人員而塑造而成的!他們也有家,可他們仍日夜不停地工作,他們將自己的愛國情懷鑄於強國夢想之中,他們無私奉獻,他們只要一思尚存,便此不懈。
在這艱苦而又漫長的工程中,他們並沒有放棄,他們懷揣著夢想的心,堅持努力、無私奉獻!他們是祖國的驕傲,是每一個人的榜樣!他們猶如捆綁式火箭,匯成托舉神舟飛天工程的強大力量!
我們要傳承航天精神,傳承能吃苦耐勞、敢於奮鬥、敢於挑戰、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站在他們厚實的肩膀上,勇敢地去遙望那浩瀚的星空。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4
十年磨一劍,飛天夢終圓。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是我國幾代航天人默默奉獻的成果。留給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幾代航天英雄們那種:不畏困難、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們缺少的不就是航天英雄們那種不畏艱險,認真求實,無私奉獻的精神嗎?在中國,有不少學生在「溫室」中長大,稍微遇著一些困難便放棄,不去克服它、戰勝它,不敢跟困難做鬥爭。比起航天英雄們不畏艱險,把困難踩到腳下。
相差有多麼巨大呢?再比如說,我們在寫作業時,寫錯一兩個字是非常很經常的事,可在航天研究部門,別說錯一個字,就是連一個標點符合也不能錯。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愛國、奉獻、成才,勤奮、求實、嚴謹,學習載入航天精神,把航天精神轉化為推動我們學習的動力,轉化為師生員工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的自覺實踐。
追尋英雄的足跡,感受榜樣的力量,牢記英雄的精神。讓我們每個人從小事做起,這就是對航天精神最好的回報。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航天英雄們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凝聚築夢力量,他們用實幹去觸碰夢想,用腳踏實地的奮鬥去圓夢,奮鬥的號角在心中吹響,奮鬥的腳步從未停歇。幾十年如—日的艱苦訓練,讓他們夯實了"硬功夫",磨礪了"硬肩膀",讓他們對航天任務充滿了信心和期待。我一定會學習航天英雄身上的實幹精神,努力學習,在新征程中"飛而不止」,以踏實的腳步開拓屬於自己的新未來!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6
神舟標識,標識著中國航天夢想。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有夢想的偉大民族。毫不誇張的說,是中國古老的神話傳說,開啟了人類探測宇宙的思想先河,「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中國能夠走向星辰大海,航天事業發展能有今天的輝煌,更離不開先人們古老神話的啟迪,在中華民族復興強大的今天,我們終於把先人飛天的夢想,變成了航天的現實,神舟將再度飛天,太空即將再次迎來中國人的造訪,具有里程碑意義,也是對我們祖先飛天夢想的更好告慰。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7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
半個多世紀前,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現如今,鮮艷的中國紅閃耀太空。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航天夢」早已匯入偉大的「中國夢」,成為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鴻之筆。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的任務,一次次展示著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現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九霄逐夢再問天,闊步強國新征程。中華民族對無垠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創新和突破的.背後,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鬥、不懈拼搏、自主創新,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
又是一載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國夢圓。這次太空之旅,不僅能刷新中國人在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進一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我們更能和他們一起體驗在太空過春節……科學探索再次與航天夢想在太空奏響協奏曲。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征前所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8
航天人用創新創造、艱苦卓絕、攻堅克難的精神照亮了中國科技的興國路,激勵著我們接續奮鬥、矢志不渝。作為一名外語人,我深知中國正處於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我們自身明確定位,用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未來我定會努力學習,增長本領,答好青春擔當之卷,在民族復興的接力賽中,跑出屬於青年一代的好成績;同時我會更會完善自我,接好革命事業的接力棒,在奮鬥中提煉經驗,啟迪智慧,發揮引領模範作用。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19
隨著科技的創新,城市的發展,20__年的今天,我乘著自己製造的「飛馬20__」火箭,穿著精美的配備齊全的航天服,向美麗的月球出發了!
在飛往月球的路程中,我看見了許多神奇美妙的景色。窗外,陽光把火箭的太陽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類居住了一萬多年的美麗的地球。蔚藍色的地球披著淡淡的雲層,長長的海岸線在大陸和海洋間清晰可辨。火箭高速飛行著,一會兒白天,一會兒黑夜。景色十分迷人!我還看見了許多小行星,神奇美麗的流星……我高興之極,迫不及待地拿出照相機,連忙把這美麗的景色拍下來,想帶回家和家人一起慢慢地欣賞。
到了月球上,我看見了許多奇特的生物。它們都在對我說話,但是我聽不懂。我連忙從背包里拿出地球上最先進、最高級的語言翻譯機,來翻譯它們的語言。原來,它們都在說:「你好呀!」為了有禮貌,我也回了它們一句:「你們好!」就這樣,我和它們一字一句的談開了。談了好一會兒,我給它們每個「人」送了一份電子手錶,並教它們怎麼用。它們也客氣地送給了我許多的水和地球上需要的資源。並說以後我們地球缺少什麼資源,它們都會無常支援,我連忙代表所有地球上人向它們表示感謝。
我和它們告別後,便高高興興地帶著這些資源乘著火箭,返回了地球。從此,我們地球上的資源匱乏的問題就解決啦!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20
通過學習,我們深刻理解了航天精神是一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偉大精神。在航天技術突飛猛進不斷突破的背後是一代代航天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奮鬥,「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只有不斷創新,中華民族才能更好的走向未來」,展現了中國人自力更生、攻堅克難的艱苦奮鬥精神。載人航天工程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發展載人航天技術,對於加強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提升國際地位、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航天事業奮鬥歷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堅克難的成長史,「中國創造」突破了自主智慧財產權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巨大跨越。任何困難都難不倒中國人民,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離不開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離不開億萬中華兒女的自強不息、自力更生。彰顯了中華民族代代相傳、追求理想的血脈基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奏響宇宙強音。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21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是中國的又一個偉大的奇蹟,我堅信在今後的生活中還會發生數之不盡的神舟載人飛船被勤勞、智慧的科研人員創造出來,還會有更多的航天員飛向那茫茫宇宙中去。他們的光榮事跡會永遠印在我們的心中,永不磨滅。
身為祖國的花朵,應當向楊利偉叔叔學習,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留下自己的足跡!
大家都知道,20xx年10月15日,楊利偉叔叔駕駛著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製造的「神舟」飛船飛上了太空。從那時候起,我的腦海里就萌發出了一個美麗的航天夢。
我夢見自己穿著潔白的航天服,駕駛著自己設計的宇宙飛船,遨遊在浩瀚的太空里,我透過亮亮的舷窗,和調皮的小星星招手;和太陽公公作伴;聽月亮婆婆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噢!宇宙真是太奇妙了,比我想像中的要美麗一萬倍;還看見了我一直想見到的地球:有碧綠色,代表了連綿起伏的山脈和遼闊無垠的草原;還有土黃色,是人們生存的陸地;更多的是蔚藍色,那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很快,宇宙飛船就停了下來。我穿著笨重的航天服吃力地下了飛船,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小碗一般的環形山,原來月球就是這樣的呀。對了,月球是沒有地吸引力的,雖然我穿著太空衣,但每走一步,就會跳起來,跟一隻兔子似的,真好玩!正當我玩的盡興時,猛然想起了我從地球帶來的種子。我連忙把種子拿了出來,灑在月球的沙土上。因為月球沒有水和空氣,所以種出的植物要比地球上種出來的植物高十幾倍。在那裡種植出來的玉米簡直可以和一棵大樹相提並論。我還種植了西紅柿,在月球種植的西紅柿比桌球還要小,而有的西紅柿卻比西瓜還大,這點我一直很奇怪。忽然,從我身邊竄過一個身影,我失聲大喊:「誰?」只見那個奇怪的生物有著一身藍色的皮膚,長著一隻大大的眼睛,還泛著綠光。當我看清這奇怪生物的廬山真面目時,我不禁嚇了一大跳:莫非是外星人?它眨了眨大眼睛,冒出一句話來。看我一臉目瞪口呆的樣子,它拿出一樣帶著刺的東西遞給我。外星人比劃了半天,示意我戴在頭上。我照做了,腦中立即顯示出一句句子:你是地球人嗎?我點點頭。緊接著,腦中又出現一句句子:我是火星人,我們國王派我來拍一張地球人的照片,現在我完成了,得趕快回去交差。我做了個拜拜的動作,外星人便離去了。
「喂,醒醒!」我隱約聽見一陣聲音。是媽媽在叫我,原來只是個夢啊!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22
通過觀看學習「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思政課,我深刻了解了航天員在太空空間站中生活的不易和一代代航天人的吃苦耐勞精神。
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從成立火箭研究機構到建設天宮空間站。從古至今,我們對浩瀚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奮鬥是圓夢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試驗田」中勤懇耕耘,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艱苦奮鬥,在反覆試驗探索中前行,在精益求精中追求卓越,敢闖難關、勇開新路。一個個航天員在嚴格訓練中學經驗、強本領,飛天遨遊、出艙行走需要紮實的功底,需要他們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寒來暑往的刻苦訓練讓他們擁有超強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為了偉大的航天事業,航天工作者與航天員,以志氣鍛造骨氣,以骨氣厚積底氣,實現航天事業更高水平的創新與突破。
在為了傳承航天精神,激發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王院士告訴了我們在密閉艙中是由三大系統組成,環境控制系統、生命保障系統、健康保障系統。而為了能使這些系統正常運行,這還需要三大條件,環境條件、物質條件、生理心理。尤其是生理心理,可想而知這對於航天員來說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航天員最初的飲食是第一代攜帶補給式,提供氣、水、食物,並且在空間站一名宇航員一天要消耗2800千卡/天,半年需要消耗3噸物質,由此可知,國家在對探索宇宙與培養一名優秀的宇航員上是花費了不少人力與金錢。
從「神一」的發射成功到「神十三」空間站之行,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成果辛碩。在「追夢」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這前所未有的挑戰難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魯迅先生曾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從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至今,自主創新是發展中一貫的堅持,是推動航天事業發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關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為先驅,方能成為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
自力更生、攻堅克難。載人航天工程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發展載人航天技術,對於加強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提升國際地位、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航天事業奮鬥歷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堅克難的成長史,「中國創造」突破了自主智慧財產權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巨大跨越。任何困難都難不倒中國人民,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離不開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離不開億萬中華兒女的自強不息、自力更生。
作為當代青年學生,我們擔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所以更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勤於鑽研,善於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在學習生活中要時刻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為把自己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建設人才打下基礎,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而奮鬥。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23
在那奇妙的宇宙空間中,我們就如一粒粒微小的沙子,但是也有許多人在沙粒中是閃閃發光的金子。俗話說的好:是金子總會發光。我們雖然比較渺小無法與宇宙相比,但是我們自有辦法去探索那浩瀚宇宙的美,去發現在這麼一顆顆"珍珠"中令你讚不絕口的美。
曾經有人說過:"中國人是無法獨立進入到宇宙中去的。"但是在20xx年10月15日我國首位飛上太空宇航宇員——楊利偉,用他的"首飛"壯舉使中華民幾千年來的飛天夢終於變成了現實。我們用強而有力的事實證明了這一言論是站不住腳的!
楊利偉叔叔是所有中國人的一個好榜樣,有多少人都盼望著自己也能是一位宇航員,駕駛著在20xx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所創造的又一個奇蹟——"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看看在一望無際、神奇的宇宙中那深不可測的銀河系,親自體驗一下當楊利偉叔叔駕駛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時的那種興奮、激越的成就感。
如果我可以,當我坐在"天宮一號"中觀看地球時,相信所看到的'將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白色和藍色的橫紋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如果可以,那麼我將成為又一位飛到宇宙中的宇航員,也可以去探索宇宙中的奧秘。我遨遊在宇宙中,如同散步一般心情舒暢,遙望著地球的美,遙望這一個與眾不同而又深不可測的星球。觀看到這一切時,我才知道自己以前的客觀想法有多麼愚蠢,在我眼中的這個龐然大物是多麼的渺小,在那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葉扁舟,它永遠都只有那麼大,不會再變化。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24
神舟十三號此次的「亮點」頗多:相比神舟十二號在太空駐留3個月,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員將在太空過春節,地球上的我們將歷第一次收到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這是中國女航天員第一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此次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等。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20__年楊利偉作為中國首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到如今我國已經有12人去過太空,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闊步前進。空間站建造的宏大項目將分步驟有序完成,我們堅信它將在未來圓滿順利進行;關乎人類和平與進步的航天夢,會在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成為一個個現實,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對中國人來說,在這份激動的背後,更多的是一份從容。幾十年的航天事業,其背後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我們親歷了自己國家的奮鬥歷程,我們也在日常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進步。
今後,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等的發射。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實力是不爭的事實,它是人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而非只是一種幻想。所以,這不只是一個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們總是忍不住回顧過去,而越是回望歷史,越能理解當下。越回顧,就越珍視。我們會不斷回顧中國科技事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在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尋找民族前行的動力。那些時刻,因為銘記成為永恆。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25
一場生動而震撼的精神盛宴之後,各班級「趁熱打鐵」,借著思政大課堂的餘溫,組織召開了學習「航天精神」主題班會,結合航天精神,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索、工匠精神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航天精神」的產生背景、發展歷程為引,深度剖析其精神內涵並逐漸擴展到民族精神、艱苦奮鬥精神。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艱苦奮鬥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奪取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主題班會使本次活動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此次「航天精神思政大課」教育意義深遠,是一堂非常及時的思政課、育人課。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航天員的精神和氣魄,認識到「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大家紛紛表示:向航天英雄致敬!學習航天精神,不負韶華,艱苦奮鬥,勇毅前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勇於擔當起自己的重任!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26
有人說,夢想是紅色的,因為它充滿激情;有人說,夢想是綠色的,因為它代表活力;也有人說,夢想是紫色的,因為它充滿神秘。可你若問我:中國夢是什麼顏色的?我會這樣回答:中國夢是藍色的。
夢之藍,如大海般深邃洶湧。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的這兩句詩蒼勁有力,不免勾起我對大海的嚮往。而華夏兒女對大海探索的腳步也從未停息。
從對廢棄航母「瓦良格」號的收購到我國科技人員的改進研發,再到最終成功入列。「遼寧號」航母經過了許多艱難險阻,而我國科技人員也是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難關。我堅信,我們的努力會讓這個藍色夢想的隊伍不斷壯大,會讓「中國航母」成為揮之不去的時代強音!
夢之藍,如天空般遼闊廣遠。
小時候,我總是想像自己擁有一對翅膀,能一直飛向天空,飛向宇宙,飛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園,飛到嫦娥姐姐的清冷月宮。長大後,隨著「神舟」系列飛船成功研發和發射,華夏兒女的夢想實現了!我的夢想似乎能實現了!
作為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曾說過:「腳步邁得有多大,夢想就有多大。」從第一艘「神五」載人航天飛船到不久前發射的「神十」,我們自古以來對天空的遐想在一步步實現,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會為祖國取得的輝煌成就而自豪,驕傲!
作為一名初中生,我始終明白,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國夢就是我的夢,我的夢就是中國夢!
中國夢,夢之藍。跟隨洶湧的大海之藍,是遼闊廣遠的天空之藍。
這是蔚藍的夢想,這是中國創造。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27
中國的太空部門,是目前中國屈指可數的幾個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最重大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中國太空事業的建設者們,以他們的奉獻、創新和輝煌的成就,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采。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中國國內各行業中投入和產出比率最高的行業之一,而且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具有頭等的戰略重要性,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的航天部門多年來始終保持著中國革命的精神:以大局為重、艱苦奮鬥、發憤圖強、最終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國航天工業志存高遠,奮發圖強和廉潔報國的行業風貌,應該成為全體中國人共同的精神財富,中國航天人的精神應該像過去的x精神一樣,成為中國現代的進程中所有行業的楷模。
中國航天事業所創造的這些有形和無形的財富,是我們這個民族不竭的物質和精神寶藏。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4 篇28
天宮攬勝、天問問天、祝融探火、北斗指路、鴻雁傳書、嫦娥奔月……我國航天事業所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令我們心中無限自豪與感慨,這是屬於中國人的自豪!中國向世界證明「中國站起來了!」。身為一名學生,當務之急的便是努力學習,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