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

短语录 22 0

學校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精選5篇)

學校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篇1

為紮實做好我校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高度重視強降雨、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雷電等自然災害對學校和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不利影響,切實做好防大汛、抗大災的各項準備,提前預警,及早部署,切實把汛期安全生產工作擺到重要位置,抓實抓好。最大限度地減少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學院和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有關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要求,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工作方針,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預案。

一、工作機構

學校成立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紀委書記、校長助理

成員:各行政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

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日常管理由分管安全分管校領導牽頭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保衛處,主任保衛處負責人擔任,具體負責指導學校做好日常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

(一)領導小組主要職責。組長負責防汛和防地質災害救助應急全面工作,召集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決定重大事項及應急預案的啟動、實施;副組長具體負責防洪救助應急工作的指揮、協調、工作部署、任務下達、檢查監督、考核、指導;各成員之間應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做好各項具體工作的落實和承擔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救災搶險組、安全防疫組、後勤保障組、穩定安撫組、宣傳工作組六個具體工作組。

1.綜合協調組

組長:黨政辦負責人

成員:黨政辦全體人員、人事處全體人員

工作職責

(1)負責指導、監督制定洪澇災害防範和應急處置預案。負責處理領導小組日常事務,監督檢查預案的貫徹落實情況,指導學院做好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改。

(2)負責洪澇災害救助的災情報告受理、處置、傳遞和綜合協調與聯絡工作。

(3)負責收集、傳遞綜合情報信息,收集各工作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災情和救災工作進展情況,適時通報洪澇災害救助各方面工作進展等情況。

(4)負責落實災害救助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2.救災搶險組

組長:保衛處負責人

成員:保衛處所有成員

工作職責

(1)制定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預案,做好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改。

(2)在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趕到受災現場,統籌協調現場各項救災搶險工作。

(3)隨時掌握、傳遞最新災情動態,收集、匯總、反饋各種救災搶險信息。

3.安全防疫組

組長:醫務室負責人

成員:醫務室所有成員

工作職責

(1)負責指導災後防疫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聯繫疾控部門進行傳染病的預防,處理災後疫情突發情況和事件。

(2)負責指導受災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及時檢查、排除各種安全隱患,制定學校重點部位的安全防範工作規範和要求,監督檢查受災學校的食堂飲水、食品衛生等工作。

(3)負責安全教育和災害防範知識教育,檢查災後學校正常開學情況,提出救助措施。

4.後勤保障組

組長:後勤處負責人

成員:後勤工作人員

工作職責:

(1)準備好汛期搶險救災物資,保障出險時能及時提供物資支持。

(2)具體辦理救災資金撥付事宜,落實各項項目管理措施。

5.穩定安撫組

組長:工會負責人

副組長:各處室(二級學院)副主任、副處長

成員:全體輔導員

工作職責:

(1)負責災後學校師生的思想穩定工作。

(2)組織開展對受災人員的慰問,協助災後安置等事項。

6.宣傳工作組

組長:宣傳部負責人

成員:宣傳部全體人員

工作職責:

(1)負責救災政策的宣傳,及時準確報道受災情況和搶險救災工作。

(2)搜集整理救災的影像圖片、先進事跡、典型材料,聯繫新聞媒體向社會宣傳,集中報道一線救災工作,編輯救災工作簡報。

(三)防汛和防地質災害領導小組的職責:

1.根據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預案制訂本部門的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預案。

2.建立健全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責任制度,並將責任分解到各崗位、落實到人。

3.和當地政府及上級國土、氣象、防震減災等部門聯繫,掌握本縣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並通過教師會、家長會、家校聯繫群、微信公眾號、告家長書等形式告知師生、家長,如遇地質災害發生,要及時科學避險。同時檢查督促各部門各崗位認真落實洪澇災害的防禦措施。

4.宣傳洪澇災害防禦知識,開展應急演練。

5.堅持24小時值班,開通值班電話,確保信息暢通。

6.發生洪澇災害事件後,學院院長和相關責任人應第一時間到現場應急處置,並以最快的通訊方式第一時間向教育局、所在縣(鎮)黨委、政府匯報學校有關洪澇災害情況;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搶救,確保學校和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二、工作措施

(一)日常工作

1.各部門要及早制訂切合實際的防汛和防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要準備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必要的工具和物資,密切注意氣象、水利部門的汛情通告。

2.各部門要加強對師生防汛和防地質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教職工例會、主題班會、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把防汛和防地質災害的基本知識傳授到每位師生,提高教職工的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能力和學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3.各部門要認真進行汛前檢查。部門負責人帶隊,對學校建築物、圍牆、排水系統、校內施工場地、校園周邊山體、危橋險路等進行一次拉網式檢查,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4.各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圖書、電教、儀器設備、貴重物品的防護工作,對圖書室、電腦室、實驗室要嚴格管理,特別要注意危化藥品的安全存放,切實做好防水防潮等工作。

(二)救災應急工作

1.一旦發生險情,各部門立即啟動各自的防汛和防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同時及時向學校、教育局、所在鎮黨委政府報告。必須服從指揮,協同作戰,全力應對,確保師生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財產損失。

2.按照預案迅速轉移受災學生,安排他們的學習、生活,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食品、飲水、衣物等救災物資的調集和發放工作。

3.加強對校舍及附屬設施的監測監控工作,妥善安排災後教育教學工作。

三、工作紀律

(一)防汛和防地質災害搶險工作堅持集中領導,統一指揮。部門和個人必須無條件服從領導小組的應急指揮命令,不得以任何藉口抵制或推諉。

(二)災害發生後,各工作組要按領導小組的指令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不得延誤時機,確保搶險應急工作有序進行。如遇工作有交叉,學校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三)各部門必須結合部門實際,科學制定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預案,加強對師生的宣傳教育,積極開展應急疏散演練。惡劣天氣,要安排教師做好校園周邊險情監控。

四、責任追究

為保障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得順利進行,對因指揮不當、貽誤救災和拒不執行防汛和防地質災害調度、命令造成重大防汛和防地質災害事故的,將按照法律法規規定,追究相應的行政、法律責任。

學校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 篇2

當前,我市普降大到暴雪,氣溫驟降,結合《xx區教育局關於預防暴雪事故的緊急通知》、《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做好暴雪災害應對處置工作確保師生安全的通知》、《xx區住房保障局關於做好降雪期間危舊房屋安全大檢查的緊急通知》精神,為確保學校師生安全,防止事故的發生,決定啟動應急預案,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檢查校園內電線、大樹、匾牌、房屋等,及時清除積雪,防止發生大雪壓斷線路、樹枝和房屋倒塌等事故。

2、冬季雨雪天氣,路上濕滑,極易引發交通事故。教育廣大師生注意行路安全,加強對師生防範和應對暴雪等災害天氣的安全教育,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3、組織教職工及時清除學生過往通道、樓梯、校園和學校門前積雪和冰凍,確保道路安全暢通。上下學期間安排人員在易滑地段指揮、疏導學生。

4、教育學生不打雪仗,防止意外傷害;不到民心河、公園滑冰、玩耍,防止溺水事故。

5、科學安排學校作息時間。因暴雪天氣對中小學正常的教育教學造成一定影響,我校根據區雪情及學校實際情況,科學安排課程及師生作息時間,確保學校師生學習、生活安全有序開展。決定11月11—13日學生在家休息,同時要求班主任必需做到電話暢通。

6、學校施工現場堅持24小時和信息報送工作。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學校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 篇3

為了切實做好我校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工作。針對本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分析、排查可能發生的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堅持以人為本、群測群防、分工負責、因地制宜的原則。建立健全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學校、園防災抗災應急體系。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學校及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西寧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結合本鎮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適應範圍

攔隆口鎮四營學校因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或者可能引發的危及師生生命和學校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適用本預案。

二、工作機構及職責

1、成立攔隆口鎮學校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劉建軍

副組長:張發明

成員:楊生瑜、薛辛浩、張虎、李友勝、陳順、張啟雲

代國祥李承德王雲陳延明

應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地質災害應急事件工作的組織、指揮、協調和處置。組長劉建軍任總指揮,負責地質災害應急事件工作的總體部署。副組長張發明負責地質災害易發地段的監測和巡查工作,分析、排查可能發生的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及時掌握地質災害動態信息,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負責救護、疏散、搶險、排險等日常應急事務的現場指揮。其他組員負責向全體師生及家長公布本預案並做好相關安全教育,組織中心校各應急工作小組開展救護、疏散、搶險、排險等日常應急事務。領導小組成員中的各學校校長(負責人)負責向本校師生及家長公布本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並做好相關安全教育,組織本校各應急工作小組開展巡查、救護、疏散、搶險、排險等日常應急事務。

2.成立中心校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工作小組。

1)巡查小組組長:張發明。

成員:楊生瑜、薛辛浩、張虎、李友勝、陳順邦、張啟雲、代國祥、李承德、王雲、陳延明。

負責做好學校及周邊地質災害危險地帶的巡查,發現險情立即啟動預案並及時上報。

2)救護組組長:楊生瑜。

成員:薛辛浩、張虎、李友勝、陳順邦、張啟雲、代國祥、李承德、王雲、陳延明。

負責對突發性地質災害事件中受傷師生進行救護、處理和包紮傷口,做好及時送醫院治療的準備工作。

3)疏散組組長:薛辛浩。成員:各班班主任及發生災害時各年級上課老師。

若發生地質災害突發事件,負責立即組織全校師生有序的疏散到安全區域,保護師生的人身安全。

4)通訊聯絡組長:楊生瑜。負責向學校指揮部及鎮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地質災害防治領導機構報告相關動態信息,若地質災害突發事件發生,負責立即電話報告鎮政府、縣教育局、縣國土局及上級有關部門,以最快速度得到上級的指示。在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協調各職能組做好應急搶險工作。

5)後勤保障組組長:薛辛浩

成員:各班班主任

若地質災害突發事件發生,負責應急物資準備與供給。

安全教育組組長:楊生瑜成員:各班班主任。做好日常地質災害專題安全教育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全體工作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的指揮和工作安排,不得推諉延誤工作。

2.共產黨員應身先士卒,勇挑重擔,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急師生之所急,憂師生之所憂,團結協作,同舟共濟,戰勝災情。

3.各職能小組應全力配合學校及相關部門做好搶險救災和善後處理等各項工作,做到盡職盡責,同時應注意自身的安全防護工作,加強自我保護措施,確保人身安全。

4.監測、巡查要求:旱季每月監測、巡查一次。汛期4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測量、巡查一次,若發現監測地質災害點有異常變化和暴雨天氣前後,應加密觀測次數,每日觀測次數不少於3次;易發地質災害地段巡查不少於2次,並通知受影響師生及村民加強觀察、巡查,發現險情立即報告。監測、巡查必須做好數據記錄、歸檔。

5.災後處理。災情發生後,學校應急工作組將與上級部門一道做好全體師生的思想工作,安定師生情緒,並妥善安置受災師生,及時組織開展自救。

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學校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 篇4

為紮實做好我校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高度重視強降雨、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雷電等自然災害對學校和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不利影響,切實做好防大汛、抗大災的各項準備,提前預警,及早部署,切實把汛期安全生產工作擺到重要位置,抓實抓好。最大限度地減少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學院和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有關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要求,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工作方針,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預案。

一、工作機構

學校成立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紀委書記、校長助理

成員:各行政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

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日常管理由分管安全分管校領導牽頭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保衛處,主任保衛處負責人擔任,具體負責指導學校做好日常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

(一)領導小組主要職責。組長負責防汛和防地質災害救助應急全面工作,召集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決定重大事項及應急預案的啟動、實施;副組長具體負責防洪救助應急工作的指揮、協調、工作部署、任務下達、檢查監督、考核、指導;各成員之間應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做好各項具體工作的落實和承擔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救災搶險組、安全防疫組、後勤保障組、穩定安撫組、宣傳工作組六個具體工作組。

1.綜合協調組

組長:黨政辦負責人

成員:黨政辦全體人員、人事處全體人員

工作職責

(1)負責指導、監督制定洪澇災害防範和應急處置預案。負責處理領導小組日常事務,監督檢查預案的貫徹落實情況,指導學院做好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改。

(2)負責洪澇災害救助的災情報告受理、處置、傳遞和綜合協調與聯絡工作。

(3)負責收集、傳遞綜合情報信息,收集各工作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災情和救災工作進展情況,適時通報洪澇災害救助各方面工作進展等情況。

(4)負責落實災害救助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2.救災搶險組

組長:保衛處負責人

成員:保衛處所有成員

工作職責

(1)制定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預案,做好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改。

(2)在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趕到受災現場,統籌協調現場各項救災搶險工作。

(3)隨時掌握、傳遞最新災情動態,收集、匯總、反饋各種救災搶險信息。

3.安全防疫組

組長:醫務室負責人

成員:醫務室所有成員

工作職責

(1)負責指導災後防疫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聯繫疾控部門進行傳染病的預防,處理災後疫情突發情況和事件。

(2)負責指導受災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及時檢查、排除各種安全隱患,制定學校重點部位的安全防範工作規範和要求,監督檢查受災學校的食堂飲水、食品衛生等工作。

(3)負責安全教育和災害防範知識教育,檢查災後學校正常開學情況,提出救助措施。

4.後勤保障組

組長:後勤處負責人

成員:後勤工作人員

工作職責:

(1)準備好汛期搶險救災物資,保障出險時能及時提供物資支持。

(2)具體辦理救災資金撥付事宜,落實各項項目管理措施。

5.穩定安撫組

組長:工會負責人

副組長:各處室(二級學院)副主任、副處長

成員:全體輔導員

工作職責:

(1)負責災後學校師生的思想穩定工作。

(2)組織開展對受災人員的慰問,協助災後安置等事項。

6.宣傳工作組

組長:宣傳部負責人

成員:宣傳部全體人員

工作職責:

(1)負責救災政策的宣傳,及時準確報道受災情況和搶險救災工作。

(2)搜集整理救災的影像圖片、先進事跡、典型材料,聯繫新聞媒體向社會宣傳,集中報道一線救災工作,編輯救災工作簡報。

(三)防汛和防地質災害領導小組的職責:

1.根據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預案制訂本部門的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預案。

2.建立健全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責任制度,並將責任分解到各崗位、落實到人。

3.和當地政府及上級國土、氣象、防震減災等部門聯繫,掌握本縣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並通過教師會、家長會、家校聯繫群、微信公眾號、告家長書等形式告知師生、家長,如遇地質災害發生,要及時科學避險。同時檢查督促各部門各崗位認真落實洪澇災害的防禦措施。

4.宣傳洪澇災害防禦知識,開展應急演練。

5.堅持24小時值班,開通值班電話,確保信息暢通。

6.發生洪澇災害事件後,學院院長和相關責任人應第一時間到現場應急處置,並以最快的通訊方式第一時間向教育局、所在縣(鎮)黨委、政府匯報學校有關洪澇災害情況;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搶救,確保學校和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二、工作措施

(一)日常工作

1.各部門要及早制訂切合實際的防汛和防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要準備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必要的工具和物資,密切注意氣象、水利部門的汛情通告。

2.各部門要加強對師生防汛和防地質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教職工例會、主題班會、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把防汛和防地質災害的基本知識傳授到每位師生,提高教職工的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能力和學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3.各部門要認真進行汛前檢查。部門負責人帶隊,對學校建築物、圍牆、排水系統、校內施工場地、校園周邊山體、危橋險路等進行一次拉網式檢查,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4.各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圖書、電教、儀器設備、貴重物品的防護工作,對圖書室、電腦室、實驗室要嚴格管理,特別要注意危化藥品的安全存放,切實做好防水防潮等工作。

(二)救災應急工作

1.一旦發生險情,各部門立即啟動各自的防汛和防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同時及時向學校、教育局、所在鎮黨委政府報告。必須服從指揮,協同作戰,全力應對,確保師生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財產損失。

2.按照預案迅速轉移受災學生,安排他們的學習、生活,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食品、飲水、衣物等救災物資的調集和發放工作。

3.加強對校舍及附屬設施的監測監控工作,妥善安排災後教育教學工作。

三、工作紀律

(一)防汛和防地質災害搶險工作堅持集中領導,統一指揮。部門和個人必須無條件服從領導小組的應急指揮命令,不得以任何藉口抵制或推諉。

(二)災害發生後,各工作組要按領導小組的指令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不得延誤時機,確保搶險應急工作有序進行。如遇工作有交叉,學校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三)各部門必須結合部門實際,科學制定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預案,加強對師生的宣傳教育,積極開展應急疏散演練。惡劣天氣,要安排教師做好校園周邊險情監控。

四、責任追究

為保障防汛和防地質災害工作得順利進行,對因指揮不當、貽誤救災和拒不執行防汛和防地質災害調度、命令造成重大防汛和防地質災害事故的,將按照法律法規規定,追究相應的行政、法律責任。

五、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學校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 篇5

4、抗震救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及職責

組長:

副組長:

成員:校辦公室主任、副主任、校團支部書記或副書記

職責:

(1)承擔草擬學校開展地震應急工作的報告、總結及上情下達,下情(災情)上報職責;

(2)承擔領導小組,在地震發生後提出具體的應急工作方案;

(3)協調各專業組之間的應急救援工作;

(4)制定和定期修定校地震應急預案、應急救援工作程序;

(5)負責宣傳報道,起草簡報,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事務

(6)組織開展學校防震知識的宣傳、培訓,組織應急模擬演練。

(7)進行應急資金的調度及所需物資、裝備、設備、器材的供應;負責接待及其他後勤保障工作;

(8)安排應急期間的值班工作。

5、搶險救災組組成及職責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科室非上課人員、後勤各場管理所人員及領導小組非其它組人員。

職責:

(1)負責組織搶險救災隊伍進行自救互救,搶救被埋壓人員;

(2)搶救重要財產、檔案等;

(3)開展或配合有關部門儘快恢復被破壞的供水、供電等設施;

(4)負責輕傷員救治、聯繫急救中心搶救重傷員;

(5)負責可能發生的火災預防和撲救。

6、應急疏散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所有班主任、上課教師、各年級班長

職責:

(1)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時,具體負責師生就近避震,並組織有序、快速疏散;

(2)制定學校地震應急疏散平面圖和各年級疏散路線圖,包括設立緊急避難場所並設置標誌等。利用學校操場、綠地和空曠地帶,以方便疏散為原則,當地震發生時,誰上課誰負責組織學生就地避震並在震後有序疏散。

(3)組織開展師生避震、疏散、簡單救護演練。

(4)妥善安置受傷師、生,做好災情調查、統計、上報(指揮部)工作。

(5)妥善安排應急的生活必須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

7、安全保衛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門衛保安、學校安全員、招辦科員

職責:

(1)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後,負責重點部門(部位)的安全保衛保護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

(2)負責維護治安,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和火災等撲救工作。

二、破壞性地震應急行動

(一)震前應急準備

震前應急準備工作是在本預案頒布後,當預報發布後的緊急情況下完成的。

1、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地點及通訊方法:指揮部設在校辦公室,固定聯繫電話:

2、指揮部辦公室(校辦公室)定期修定學校預案,並組織指揮部成員學習和熟悉預案,並適時組織演練;周密計劃和充分準備抗震救災設備、器材、裝備、工具等,並落實數量明確到人;校團支部經常組織學校廣播、宣傳欄開展防震科普知識宣傳。

3、疏散組要制定人員疏散方案,各疏散路線,疏散場地環境平面圖並在校辦公室備案;

4、搶險救災組熟悉預案,明確職責,尤其對水、電設施及火險等事件要經常開展訓練;負責搶險工具、器材、設備的落實;組織搶險救災組成員定期進行演練。

5、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強對重點部門、設施、線路的監控及巡視;

6、出現地震謠傳,校辦公室、團支部要及時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開展防震科普知識培訓,提高師生識別地震謠傳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證學校安定。

(二)臨震應急反應

學校接到上級有關部門發布的破壞性地震預報後,校領導主持召開應急會議,宣布校區進入預報期,布置防震工作,有關部門和人員應迅速進入臨震應急狀態,按本預案和各部門的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做好地震應急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學習和熟悉地震應急預案、應急工作程序,廣泛開展防震科普知識的培訓、避震及疏散演練,落實保障搶險救災設備、物資,檢查並排除水、火、電、電器設施和危險建築物安全隱患。

抗震救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在校黨支部的領導下:

1、召開校防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工作會議,通報震情,部署緊急避險和搶險救災工作。

2、向上級抗震救災領導機構報告防震減災措施。

3、向學校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各組長宣布有關抗震救災方面的.規定。

4、掌握地震動態並隨時向上級抗震救災領導機構和校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各組長通報。

5、根據上級指揮機構發布的地震動態宣布臨震應急期的起止時間,根據震情發展趨勢決定師生避震疏散時間及範圍。

6、檢查學校各部門、各應急救援專業小組的應急措施和防震減災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

7、強化地震知識的宣傳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誤傳和謠傳,穩定秩序。

8、督促校重點部位和易發生次生災害的部位,採取緊急措施和特殊保護措施,檢查消防設施。

9、校抗震救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掌握的各類災情信息(校辦公室為災情速報小組)。重大地震災害和特別重大地震災害情況可越級報告。

三、震後搶險救災

發生破壞性地震後,領導小組即刻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實施學校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開展震後搶險救災工作。

1、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立即進入各自崗位履行各自職責。

2、指揮各部門按職責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3、根據災情,及時組織救援隊伍的任務,迅速開展自救互救;

4、建立避難場所,妥善安置受傷師生;

5、及時上報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

6、必要時請求援助。

四、安全防護及救援行動

1、應急疏散組:具體制定師生疏散的方式、程序、行動的組織指揮方案;規定疏散的範圍、路線、避難場所和緊急情況下保護師生安全的必要防護措施。

2、搶險救災小組:協調組織開展前期校區內搜救工作;進行自救互救,搶救被埋壓人員;出現重大災情,請求上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開展校區搜救救援行動;對震後破壞的供排水、電、校內路、基礎設施進行搶排險,儘快恢復學校基礎設施功能;協助公安、消防部隊撲滅火災和保護校內重點文檔資料、重要設施,請求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迅速請示調集部隊和組織師生員工搶救被埋人員並協助有關部門進行搶險。

3、醫療救護小組:協助衛生醫療救護部門開展校區疾病預防控制和水源監督、食品衛生監測工作。搶救被壓埋人員,協調醫藥管理部門迅速提供所需藥品、醫療器械。

4、安全保衛小組:維持治安。加強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校園秩序,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加強對學校公共財產、救濟物品集散點、重點實驗室的警戒。

五、獎勵和處罰:

(一)獎勵

為地震應急和搶險救災工作有效的開展,並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在破壞性地震應急活動中有下列事跡之一的,由學校或上級主管部門及其防震減災主管部門給予表彰或獎勵:

1、保護國家、集體和公民財產和搶救人員有功的;

2、及時排除險情,防止災害擴大成績顯著的;

3、有其它特殊貢獻的。

(二)處罰

在地震應急和搶險救災的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它直接責任者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條例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1、不服從命令,拒不承擔地震應急任務的;

2、貪污、挪用、盜竊地震應急工作經費和物資的;

3、不及時掌握震情、災情、臨陣脫逃和玩忽職守的;

4、在臨震應急期或震後應急期哄搶集體和個人財產的;

5、阻礙抗震救災人員執行公務或進行破壞活動的;

6、不按照規定和實際情況報告災情的;

7、散發謠言,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

8、有對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為。

六、附則

(一)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二)本預案由學校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並負責解釋。

1、臨戰待命

接到上級指示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破壞性地震搶救工作。各有關部門隨時準備執行任務。

2、檢查現場

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築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重要、危險品管理

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

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電腦房、配電間、財務室、服裝間等重要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抗震工作的順利進行。

4、宣傳教育

加強對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掌握情況、維護秩序

加強各類值班、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落實物資

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7、搶險救災

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校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供水系統和各種明火,防止滋生其他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醫院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資的保護,加強校園值班,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8、匯總上報信息,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災情況,及時上報。

七、其他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後,校指揮部根據上級發布的命令,領導小組將通過文件、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行動中,各科室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3、科室應根據本預案,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認真落實各項組織措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