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範文

短语录 2 0

六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範文(精選3篇)

六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範文 篇1

六年級第二學期是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學期,也是小學生學習道路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為了使本屆小學生能順利完成小學階段學習任務,確保畢業考試的全面豐收,我們六年級級組的全體教師,決心團結一致,以學校總體工作計劃為導向,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效率,在上學期已經打造一個良好的基礎上,努力把新學期的每項工作抓緊、抓嚴、抓實,為此,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一、以德為首

各班繼續堅持和完善《六年級學生操行評分評比制度》,全體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還要充分利用各種教育陣地對學生開展紀律、理想、信念教育活動,以此帶動整個年級的班風、學風好轉。班主任的工作要做到有主動性和遠見性,特別是對於那些「調皮生」,更要多一份愛心、多一份細心。注重全體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要利用好班會、隊會、校藝術節、大課間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團結向上」、「勤奮好學」、「成功來自努力」、「知識改變命運」、「奮鬥成就未來」等理念激勵學生,促使他們樹信心,鼓勇氣,作好最後衝刺。

二、以人為本

畢業班學生學習任務重,他們面臨著升學,承受的心理壓力特別重,這壓力有來自於教師、家長的期盼,也有來自於自身的考試焦慮。如果不重視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班主任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旦發現學生心理存在問題就及時對症下藥,標本兼治。任課教師應協助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細緻的談心,分析問題,尋求與家長溝通,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現狀,制定出適合的短期和長期學習目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我們還要結合學校的安排,通過校組織的「六年級學生生理衛生講座」,深入對學生開展青春期心理、生理衛生教育。

三、以教促學

紮實開展日常教學工作,備好、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向40分鐘要質量。關注學困生。在情感教育上多下功夫,對學困生做到有愛心、細心、耐心;在教育教學上,提問優先,作業批改優先,表揚獎勵優先;要善於挖掘他們的閃光點,扶植起步點,把握反覆點,促進飛躍點;對待學困生不歧視,不放棄,有效地保證學困生成績的提高。開展學法指導,本學期級組、各班分別舉行一次《學生學習經驗交流會》,指導學法,幫助學生全面提高學習效率。充分利用新的《學生評價表》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每階段在校的學習情況、思想動態、紀律表現,與家長共同探討切合實際的教育方法。每天安排一名值日教師課間巡視,進行全級衛生、紀律、行為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糾正,對違紀現象批評教育,保持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學秩序。組內每月召開一次教師會議,及時了解各班、各科學生思想動態、學習動態,集思廣益,解決問題。總之,我們年級畢業班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接受挑戰與考驗,認真完成光榮又艱巨的任務,以此充分體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同時也為校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教學措施

1、立足學生髮展,實行強化訓練,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但傳授給他們知識,更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學會」為「會學」。

2、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拓寬知識面,掌握豐富的課外知識,提高理解能力。

3、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並進行適當指導,提高寫作能力。堅持教學五認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努力減輕學生負擔。

4、重視培優補差工作,教育成績好的學生不要沾沾自喜,不要自滿,要不斷確立更高的目標,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做好後進生的思想工作,使用權他們變得自信起來,在班上成立互幫互助小組,形成團結互助的氣氛。培優補差措施:

5、增加優等生的閱讀量,多提供閱讀習作機會,多搞一些語文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很好的發揮。

6、樹立差生的自信心,不斷鞏固練習基礎知識,做到熟能生巧。

六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範文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已經認識了自然數,並初步認識了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通過教學,一方面可以適當拓寬學生對數的認識,激發進一步學習的願望;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在第三學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的意義以及進行有理數運算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①.收集生活素材來滲透負數的概念。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②、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③、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正數、0、負數之間的大小有個直觀的認識。

④、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及實際應用能力。

3、教學重點:體會負數在生活實際應用。理解負數的含義。

4、教學難點: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5、教學方法:引導自主探求知識。

二、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12人,大部分屬於中上水平,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他們好奇心強,具有創新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三、教學方法手段:

基於這樣的分析,我們認為教學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1)通過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情景,幫助學生了解負數的意義。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源於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學本節課應注意為孩子們提供眾多豐富的生活中的正負數現象,既讓學生引起探究的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生活中,體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和價值。

(2)藉助直觀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點與「0」的關係。本課的難點在於學生不容易理解負數、正數與0的關係。如何突破難點,直觀教學手段是關鍵。這其中溫度計的觀察和海拔圖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逐步從直觀到半直觀再過渡到比較抽象地認識到它們三者之間的關係。

(3)開展有層次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主動建構,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本節課是節概念教學,對概念的建構應體現在學生自主探究實踐的過程之中,這就要求教師努力為學生的主體活動提供足夠的空間,同時注意適時的引領。因此,本節課預設從生活情景引入後,激發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的衝突(怎樣用合適的數來表示北京與上海的溫度),調動生活經驗,主動接納負數概念;然後藉助海拔高度來嘗試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進一步體驗負數的意義;進而引導比較反思歸納等理性辨析活動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提升對負數的內涵與外延有完整的認識;最後再通過適當的生活應用練習,豐富學生對負數概念的理解和建構。

四、教學準備:導學提綱、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印存摺明細記錄貼入,觀察支出(—),存入(+),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麼意義?

「+」表示( )

「_」 表示( )

他們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還是相反}

2、上網收索今天的天氣預報,記錄哈爾濱,和福州的氣溫數據。

哈爾濱( )表示—--------------------------------------------

福州( )表示—--------------------------------------------

它們是以( )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16°表示-------------- —16°與—16°表示兩個( )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比較:+16°( )—16°{填>, )—16°{填>,<或=}

補充:認識數軸表示

—16 0 +16

(3)生匯報:

帶有「+」的數有------------- 叫正數 註:也可省略「+」號

帶有「-」的數有------------- 叫負數 註:不可省略「—」號

+16讀作-正十六-------—16讀作—負十六--------

(4)0是正數還是負數?把你的思考與小組交流,討論。然後小組匯報。

總結: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5)、展示學生收集的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負數,並說說表示什麼?

例如:盈利與虧選,上車人數與下車人數,地上成數與地下層數,水位升高與下降,相反方向的距離等。

學完這節學生還有疑難問題嗎?,提出,由同學,小組解決,最後困難由老師及時解答。

(三)運用與提高

1、用正負數表示下面各題中的數量。

(1) 出門向東走300米,向西走300米。

(2) 某單位今年盈利50000元,去年虧選50000元。

(3) 收入300元,支出200元。

2、下列各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5 8 8.4 —1/8 0

3、寫出比0小3的數,比0大5的數,比—3小1的數,比—3大2的數。

4、教材第4頁做一做第2題。

(四)課堂作業:(教師當堂批改優生,優生批改其他學生,教師批改指導後進生) 教材第8頁練習一

第1、2、3題

六、板書設計:

認識正、負數

「-」負號 「+」正號

-5000 +500

-16分界點 +16

-155+49

不是正數

負數 也不是負數 正數

描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七、教學反思

一、認真分析教材,精心備課。成功教學的關鍵。

負數的教學,它是小學階段新增的內容, 是小學生學習的又一種新的數。它把小學階段數的教學從自然數、小數、分數範圍擴大到了有理數範圍。學習的面就廣了,學生考慮問題就要全面、周到。負數的教學是讓學生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生活中的負數,感知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並讓學生藉助數軸,學會比較負數的大小。負數在生活中比較常見,但這個概念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因此我在教學時緊密聯繫生活,把生活中的負數引入課堂,使學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親切。

二、 提供的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素材消除抽象的教學與學生的距離感

在教學新課時,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素材,引導學生從例1中的主題圖入手,從學生熟悉的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中拉開教學的序幕,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初步認識,消除抽象的教學與學生的距離感,

三、 讓學生在生活實際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正負數的意義。

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盈虧、收支、增減及朝兩個相反的方向運動中應用負數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明白用正負數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從而讓學生體驗負數產生的原因,接著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正負數應用的實例。如:飛機上升500米用+500米來表示,下降500米則用-500米來表示;小紅向東走了20米用+20米來表示,向西走20米則用-20米來表示。再次讓學生體會引進負數的必要性,理解負數的意義,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數感。這種生活化、經驗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體驗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激發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學生認為0是正數,我採用引導學生緊密結合情境觀察的教學策略。「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分界點,0℃以上的溫度用正數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數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基準,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數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負數表示。從中你發現了什麼?」在此問題基礎上,提出更明確的問題:「0是正數嗎?0是負數嗎?」繼而得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0與正負數之間的關係;接著為了讓學生在豐富的顯示情境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含義,學會比較負數的大小,以大樹為起點,一個人往東走,一個人往西走,如何在一條直線上表示出他們運動後的情況,引出數軸,使學生在數軸上清楚地看到從左到右的循序就是從大到小的順序,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左邊,所有的正數都在0的右邊,即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一個分界點;然後又列舉了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坐電梯到地下的樓層應按哪個數字鍵?冰箱裡的魚、水中的魚、剛燒熟的魚

六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範文 篇3

一、基本情況

本期擔任六年級二個班的美術教學。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學習美術的方法,具有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造型能力,能很快理解老師所講授的美術知識,有部分學生還參加了美術特長班。但也有少數學生懶得帶學習工具,沒考試壓力而不學。

、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包括繪畫、工藝、欣賞三部分。工藝即實用美術,它是本冊教材的重點,主要內容有參觀券、郵票、標誌、海報、板報、居室、拼盤設計。欣賞部分本冊安排的也是工藝作品欣賞。繪畫是指在紙、木板、紡織物、牆壁等平面上,用筆、刀、針等工具,墨、顏料等材料,運用構圖、造型、著色等表現手段,塑造可視的形象的一種造型藝術。本冊教材繪畫部分內容有圖案、中國畫、想像畫。

三、教學目標任務

1、初步了解現代設計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設計意識。

2、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培養勤奮踏實的好學風。

3、引導學生對物體結構和空間關係具有感性的認識,學習了解圖案,構成等知識。

4、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和色彩的冷暖知識,了解人的色彩感受。

5、認識中國畫,了解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

6、學習淺顯的人物比例,動態、面部表情畫法為語文中的童話故事,作文作插圖。

7、學習紙版畫的基本知識,創作紙版畫。

8、初步認識電腦美術,學習電腦美術的製作方法。

9、了解雕鏤的基本特徵,運用切割、挖刻、鏤等方法,用蔬果雕鏤生動有趣的作品。

10、學習利用廢舊報紙、掛曆紙、製作各種紙造型,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11、了解有關鳳凰的民間傳統故事,了解鳥的基本外形特徵和色彩,創作「百鳥之王」,培養學生想像力。

12、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掌握設計的基本含義,了解參觀券、郵票、標誌、海報、黑板報等相關知識,學習其設計的一般方法與步驟。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好課,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讓「三維目標」落到實處。

2、因材施教,使潛能生加油,優生更優,針對不同班級,採取不同方法。103班學生好玩、好動,美術課晝在玩中學;104班學生守紀,美術課可多講點美術知識。

3、教學中多示範,請學生上來畫,重視能力培養,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培養,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是落後的民族。

4、教書育人,把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

5、表揚鼓勵為主,開展紅旗競賽活動,課堂獎小紅花活動。

6、學生作業儘量讓學生課堂內完成,以減輕學生負擔。

7、把學生優秀作業裝訂成冊,讓學生傳閱,激發學生興趣。

8、帶學生走出課堂,感受生活美、自然美。

五、教學檢測及評價

及時總結、反思,理論用於實踐,實踐中得出理論,每堂課上完寫好教學後記。每期期末總結經驗教訓,促進自己進步。對學生也從各方面綜合評價。

六、學生輔導

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要利用教材和他們各自的特點,加以引導,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課外輔導教學,通過指導學習,使他們成為樂於學習、主動學習、願意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成功的學習者。

七、課時安排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