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習經驗總結

短语录 10 0

物理學習經驗總結(精選3篇)

物理學習經驗總結 篇1

一、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學好任何知識,首先你要對所學知識充滿濃厚的興趣。物理本身就是一門特別有趣的學科,據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法國飛行員在兩千米高空飛行時,發現身邊有一隻小蟲在飛,他伸手抓來一看,竟然是一顆子彈!這個故事你信嗎?另有報載,英國的兩位物理學家布拉格頓和欽特里,為了進行實驗,便進到麵包房裡的烤箱內,將烤箱的溫度逐漸升高,直到烤箱內乾燥空氣的溫度升高到160度才停止,他倆竟然在裡面停留了幾個小時,然後又安然無恙地走出來了,這可能嗎?要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具備物理知識,因為物理知識就是幫助我們了解自然、解釋自然的,你們看,物理學竟然是這麼神奇有趣!

二、學會觀察

物理學是一門和實驗關係十分密切的學科,物理學中規律性的知識都是從物理現象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因此,重視觀察和實驗,對學好物理知識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實驗能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物理概念,增強觀察物理現象和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巴甫洛夫說過:「應該學會觀察,不會觀察,你就永遠當不了科學家。」如何觀察物理實驗呢?

觀察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藉助於眼睛直接觀察,二是通過儀器進行間接觀察。觀察可分為三步進行:一看、二找、三定。

一看,就是首先要學會看現象。看又可以通過三個途經進行:一是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例如:我們看太陽光穿過窗戶射進教室里,若照著漂浮的灰塵,會發現光通過的路線是直的。二是看實驗,看實驗中呈現的現象。例如:把筷子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會看到筷子從水面以下變得向上彎折,說明光從水中進人空氣時,改變了傳播方向,這比前面的觀察又進了一步。三是看圖形,通過圖形發現規律。例如:通過看課本上《透鏡》一節的插圖,可以觀察出凸透鏡和凹透鏡在構造特點和光學特點上的區別。

二找,就是在反覆觀察大量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找出物理規律。例如:射進教室的太陽光、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黑夜裡手電筒射出的光等,通過的路線都是直的。因此,我們就可以總結出「光在空氣里是沿直線傳播」的規律。找規律是觀察的主要目的之一。

三定,就是確定條件。由於任何物理規律的成立都是有條件的,因此,總結規律時,一定要考慮它在什麼條件下成立。例如:光的直線傳播規律的條件是「同一種均勻介質」。

教師的演示實驗是同學們經常觀察的現象,應做到認真仔細地觀察和分析思考。弄清儀器的構造有何特點,儀器、儀表的刻度有何特點,各種儀器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大,實驗由哪幾部分組成,實驗出現什麼現象等等。對於分組實驗,每次實驗前一定要做好預習準備,明確實驗目的,知道實驗的原理,了解用到哪些實驗器材及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確實驗的操作步驟及觀察內容,實驗中認真操作、觀察,實事求是地記錄必要的數據、實驗後再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結論。整個實驗過程中,都要手、眼、腦並用。

三、重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中,主要學習力、電、光、熱、聲的初步知要學習到許多重要的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等等。對這些基礎知識,要做到力求理解,不能局限於只記住結論。當學習到某個物理知識時,必須想到跟它有關的具體物理事實,明確它所表示的物理意義,知道它主要的應用。每學習一個概念或規律時,都必須弄清它的來龍去脈。即為什麼要引入它,它是從哪些現象中用什麼方法分析、概括出來的?在此過程中

具體使用了哪些實驗裝置?用了哪些思維方法進行研究的?它有哪些主要的實際應用?它跟一些相關的物理知識有哪些聯繫和區別?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越深刻透徹,知識的掌握才越持久牢固,知識的應用才越靈活自如、得心應手。在應用中,要特別注意的是物理意義的理解及適用範圍和條件。

四、聯繫實際學物理

學習物理的目的之一,就是發展基礎理論,發現新的科學規律,為發展生產服務。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密切相關。注重理論聯繫實際,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例如:初二的.同學學習完力的概念後,聯繫生活中踢球、推牆等實例,你會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更深的理解;而通過推門這一天天做的動作,體會換用不同作用點、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力,其效果顯著不同,又可進一步加深對力的三要素的認^1。要善於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並用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樣做有助於提髙學習物理的興趣,更有助於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試想,當你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大難題時,你該會有多高興!

五、認真做好練習

做練習的過程,既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發現自己理解、掌握知識中的薄弱環節,進而有目的、有意識地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又可以在練習過程中,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物理練習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仔細審題。通過審題,弄清題目所敘述的物理過程,明確有哪些已知條件,需要解答的是哪些物理量,要特別注意挖掘出那些隱含著的條件。例如:把3千克水從15度加熱到沸騰(氣壓為1標準大氣壓)需要吸收多少熱量?此題隱含著末溫為100度。

第二,認真分析。認真分析各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間的關係,明確解題關鍵的核心問題,確定解題方案,尋找必須用到的規律、公式,利用這些規律、公式來建立已知條件和所求物理量之間的關係,從而解出答案,求得結果。例如:一定值電阻R兩端電壓從6V增大到10V,通過R的電流增大了2A,那麼電流通過電阻R所做的功在lh內增加了多少焦耳?本題的核心是通過定值電阻R的電流是一個變化量,而不是一個具體值,切不可把電流的變化視作電流來用。需要利用歐姆定律和電功公式配合求解。

第三,統一單位。如果所解答的問題需要用數字進行計算,則計算前一定要先統一好單位,用規定的單位代人進行計算,防止差錯,切忌亂套公式、機械模仿。例如:某同學騎車速度為5m/s,他用lh能通過多遠的路程?解:S=vt=5m/sxlh=5m。你們看,是不是出現了笑話?

第四,符合規範。物理練習的題型主要有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問答題和計算題。各類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解題思路、解題規律和方法,以及不同的解題規範和格式規範。例如:填空題要求答案完整、準確、不能似是而非;問答題要求抓住要點,即本題主要涉及的物理規律,否則璁嗦很多還不得分;而計算題要求過程完整,從單位換算、分析、公式,到帶數過程、計算、結果、答案等,一步都不能少,否則也會丟分。對這些都應該進行認真總結,做到胸有成竹,符合規範化的要求。

要學好物理知識,必須要做一定量的練習,但做練習切記要與課堂上老師講課內容聯繫起來,只有與教材要求聯繫起來,並且注意不斷總結經驗規律和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愛因斯坦曾說過:「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廢話。」只要同學們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通過自己艱苦的努力,就一定能把物理學好。

物理學習經驗總結 篇2

真的要我談怎樣學習物理,我想以下幾點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會認真聽課,因為課上的習題知識都是老師教書幾十年所總結的精華,在上每一節課時,我都會端坐靜聽,認真思考,不管我是怎樣的疲勞,我都決不放過課上一分鐘。第二是常溫習,情況是這樣的,如果物理課在上午,那麼在中午吃飯後我都會花10分鐘把老師上的那節課上的幾個習題再看一遍,如果是下午有物理課,我回在晚上做這些事。第三,再完成前兩個步驟後,我會在當天擠時間把老師的資料和自己的資料,都認真地做一遍,我會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打上五角星,不懂的題目,我會在課下與本班的「智能團」一起交流討論。在我的資料書上,一般可以看到四種顏色的筆,我的很多總結都是用紅筆在相應題的旁邊作眉批。第四,進入高二,有很多的題目都聯繫了高一的知識,我會充分聯想以前的知識。第五,做題時,一個難題我至少要想15分鐘,然後再想其他的'途經,有時,我會在打飯排隊時想想,睡覺前想想,我做題從不想當然,我會嚴格按規律辦事。以上這些就是我的學習心得。當然,要想搞好成績,考試前的心態是很重要的,每次大考前,我會在心裡無數次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取得好成績」,「我一定可以橫掃考場」等等,雖然這些是大話,但我驚奇的發現,一次次的重複這些話,再考試時,我的思維是異常活躍。這些就是我的心得,謹供大家參考。

再此,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物理學習經驗總結 篇3

在物理學習中,沒有豐富的物理知識信息儲藏倉庫,智力活動這座工廠就只有停工待料。因此培養學生記憶物理知識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物理記憶的特點

1.物理記憶以表象為載體

表象是人們過去已經感知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的痕跡,人們在活動時,痕跡的再現或恢復就成為表象。如,我們要理解G=mg這個公式,就可以借蘋果落地的圖像痕跡為載體加以理解:蘋果有質量,在地球上有重力,蘋果才始終落地。

2.物理記憶以理解為基礎

由於物理知識抽象、簡潔,單從字面上記憶是無效的。實踐證明:只有理解了物理知識,才能有效記憶。不理解的知識是不可能長期儲存在記憶庫中的。如有的學生把v=s/t誤寫成v=t/s,只要我們對照速度的定義便知道哪一個公式有誤。

3.物理記憶以對知識的系統化為捷徑

物理記憶應該突出重點,關鍵點;應該記住具體知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物理知識系統化,形成合理的物理知識結構。結構化的物理知識具有簡化信息,增強知識的操作性和產生新的命題的功能。這種對物理知識的加工和組織,是對記憶的簡化和升華。

二、物理記憶應遵循的規律

1.及時複習,經常運用

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速度曲線」,遺忘進程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實驗證明:對剛掌握知識,如果不及時複習一天後可能遺忘20%,一周後遺忘30%,一月後只能保留50%左右,時間越長保留的知識就越少。因此,對課堂上需要記憶的重點內容應採取這樣一些措施:一是在下課前認真小結,及時複習鞏固。二是必須抓好新課前的複習提問,促使學生在課下複習。三是學完每章做好分段複習。總之,多次強化複習是鞏固記憶、克服遺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激發興趣,明確目的

強烈的學習興趣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記憶效果,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特別重要。教學中要求學生記住某些知識,就要讓學生明白記住這些知識的意義,只有當知識有用才有記憶的知識的動力。

3.排除干擾,適應環境

外界環境干擾和自身情緒干擾都會影響物理記憶的效率,因此,記憶時最好找一個安靜的環境,選擇恰當的記憶時間,如清晨和夜深人靜之時。而情緒的干擾往往產生於情緒低落,或緊急關頭。由於情緒低落時做任何事都無所謂;由於情緒緊張時原來記憶的知識一剎那間回憶不起來;遇到這種情況不妨待情緒穩定之後再回過頭來做。要靠自己的意志去排除干擾,積極調整心態,努力適應新的環境,這樣做對增強記憶,克服臨時性遺忘非常有效。

4.記憶適量,勞逸結合

由於超負荷記憶遺忘率高,物理知識的記憶不能探多求全。切忌集中一段時間連續重複某一內容,使大腦長時間處於緊張疲倦狀態。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抗情緒。合理安排時間,要勞逸結合,適時調整學習內容和形式。

三、增強物理記憶的常見方法

1.實驗記憶法

物理實驗能為學生學習物理提供符合認知規律的表象;能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得到科學方法訓練。例如:做一個覆杯實驗,大氣壓存在的事實讓學生久久不能忘懷;用彈簧測力計拉一個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毛刷,摩擦力的方向栩栩如生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實驗多種感覺器官將知識信息傳入神經中樞進行思維加工,同時輸出反饋信息、控制觀察和操作器官,讓學生獲取更為廣泛和深入的信息,從而達到加深理解和增強記憶的目的。實踐證明:從實驗中得到的知識比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效果好得多,記憶準確、牢固。

2.直觀記憶法

教學中,通過實物、模型、繪製掛圖、自製教具等手段、或使用電視、多媒體課件等電教媒體,以及形象生動比喻,將抽象的物理理論形象化,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如利用汽油機的活動掛圖,汽油機模型,自製課件能深入淺出地講清其工作原理。這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歸納、總結記憶法

物理現象的千變萬化是有其規律的,只有找到事物之間的變化規律,抓住事物變化的本質,就可以理解其事物變化的原因。而物理記憶以理解是記憶的基礎,以對知識的系統化為捷徑,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尋找物理變化規律加以歸納總結,理解越透徹,記憶越牢固。例如:產生感生電流的條件可以歸納為:①電路要閉合;②是部分導體;③一定切割磁感應線。又如:光的反射定律可以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5.對比記憶法

將新舊知識中具有相似性和對立性的有關內容,以及某些易混淆的概念、定義和規律等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找出異同點及聯繫,可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例如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可以採用列表的方法對照比較,在學生腦海里形成清晰的輪廓,大大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

6.趣味記憶法

在教學中,強調理解記憶,並不排除機械記憶。有些內容本身沒有什麼需要理解的,或限於學生知識水平無法理解,只能運用機械記憶。為防止枯燥記憶,可採用編順口溜、口訣,韻語歌謠等形式幫助記憶。在《槓桿》教學中,作力的力臂是一難點,可以編順口溜:作力臂,並不難,找到點(支點),找到線(力的作用線),作垂線。這樣易讀易記,朗朗上口,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激發學習動機,降低記憶難度,提高記憶效率。

7.縮略記憶法

物理需要記憶的知識多,學生易「東拉西扯」、「張冠李戴」記不全面。為此,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指出概念或規律的幾個關鍵字或詞,組成一句簡單話來記憶。例如,學習牛頓第一定律要抓住「物體」、「不受力」、「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等關鍵字詞,來加以記憶。

綜上所述,物理學中的許多概念、規律及原理都需要記憶。只有掌握了科學的記憶方法,注重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才能變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以至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